上週我在民視政經節目當中提到,關於有教師投書批評政府的年金改革方案,沒有讓他們感覺到政府有要從四大基金的收益成長下手,所以他們反對。
我依然要嚴肅地提醒,所謂要將勞退等四大基金透過投資去強化創造的收益是不切實際的。
從數據顯示,即便是2014年最好的一年,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…/…/c/20150312/223221709491.shtml,美國多數的主動型基金都是輸給大盤的。
實際上就連台灣證交所自己做的報告也指出,http://www.twse.com.tw/…/publication/download/0001000098.htm,長期以來平均操作最好的績效就是不操作,被動型的基金放著給高殖利率股他生利息,在30次的績效考驗當中高達25次贏過主動型基金。
所以說反而丟給基金經理人去操作的結果,平常不但要多給代操費,而且沒出事時後說是自己的功勞要獎金,賠錢時後就說是大環境不好不用負責。
然後最差的時候就像每一年,總是有代操的公司跟經理人跟投顧掛勾,私下用國家的錢來炒作特定股票獲利。
被人挖出事情了,就推給說是個人問題,不關投顧公司的事情,然後投顧公司改個名字,就又能繼續去標案。
真的,不要把投資當神,投資其實如果不靠實際的公司營利配股配息去獲利,那就是賭博,而且賭贏的機率特別低。
另外就是環境決定一切,現在這個時間點,進入台股絕對是高風險期,我們用膝蓋都能想到現在是股市歷史高點,連美國這樣的漲勢,在升息不變下,很可能就只是在等最後一隻老鼠上車。
真正負責任的投資理財專員跟專家,都不會在這時候鼓勵投資人進入市場。
而是要耐心等待下一波金融危機到來後,真正讓潮水退了,才會要進場投資。
所以,不要把政府應該追求保障穩定的退休基金,建議去做高風險的操作拚收益,要從稅收跟稅改的方向下手,讓退休金能夠人人都能拿到基本的保障,這才是社會福利的財政統籌該做的事情。